第四百一十六章 “我老师快回京了”“他的顶头上司该病了吧”“臣懂”-《大宋:嘘,我真不是太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至于张方平,

    张方平能力平平,且,贪得无厌,若不是赵时不欲引起朝堂震动,他可能登基第二天,便将他赶回老家了,而且……只是赶回老家,已经是恩待了,但凡张方平敢犹豫一下……

    哼!

    赵时,

    轻叩了一下桌面,

    于是,

    一天后……

    吱呀呀

    离京路上,贾昌朝,又多了一个伴,同时,包拯也恰恰好回京了,只是,他刚刚回京,便堵住了赵时,开口便是一句:“老臣,年事已高,恐难胜任,三司重任。”

    赵时怔了一下,

    然后,

    无奈摇头:“老师就没有发现,三司张方平,实则,并不称职吗?”

    包拯迟疑了一下:“纵如此,官家也不必强提老臣啊!”

    赵时摇摇头:“非是强提,财政乃一国之命脉,老师,或许,专业的能力上差了一些,但是,老师的性情,却是极其适合坐镇其中,换言之,这个位置上,除了老师,换成其他人,朕,并不信任。”

    旋即,

    赵时太知道,包拯的,别扭性格了,继续道:“况且,老师可知,百姓最恐惧的是什么?天灾?人祸?不,是苛捐杂税,若老师能够在上面用心一些,哪怕,纸只比张方平干的好一些,那也绝对能让少说十余万百姓,过的更好,况且,老师本就是朕的老师,老师是朕信任之人,朕重用自己信任之人,有何不可,老师就要因为一些些闲言碎语,觉得,你是借了朕老师的光,这才爬上三司使的位置,置百姓,置朕于不顾,那……”

    “行了。”

    包拯,

    忍不住的黑了脸:“老,老夫才不过说了一句。”

    一句怎么了?

    一句也得把你那点小别扭给你拧过来,赵时有些意犹未尽的闭上了嘴,然后问道:“老师,这一路上,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包拯颔首,

    固然,

    他不愿意承认,甚至,他很排斥,自己因为是赵时老师的身份,而被赵时优待,但是,有一说一,赵时登基之后,他足足高兴了好几日,不是为了自己,而是觉得,赵时登基,应该能救一救大宋子民,然后作揖道:“官家,老臣这一路行来,哀鸿遍野,百姓,苦不堪言……”

    赵时,

    脚步,

    顿了一下,

    也就是包拯,这要是换个人,哪怕是赵时,也不由的得……斜他一眼,什么意思,说我这皇帝,当得不好?

    当然,

    包拯换个皇帝,哪怕是他这种性子,也不敢说的这么直接,而且,赵时登基才几日,天下与他,有什么关系,他只是有些感叹:“尤其是燕云之地,老臣虽未亲入燕云,但是,老臣在北京大名府,按照官家旨意,替换大名府官员的时候,遇到了一些自幽州,逃回来的百姓……”

    “唉!”

    包拯叹了一口气,

    “契丹虽然设立了南朝廷,但是,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我们看契丹人如此,契丹人,看我们,亦是如此,他们在契丹治下,简直……猪狗不如。”

    赵时,

    沉默,

    “那,民心如何?”

    包拯,

    眼睛一亮,

    他之所以,一回京,连家都顾不上回,就来觐见,便是因为这个,急忙道:“可用。”甚至,为了加深赵时的决心,还补了一句:“大宋毕竟为汉人正统,只是……”

    “只是?”

    赵时往狄荇凡宫殿走的脚步,顿了一下……

    包拯黑着脸,叹了一口气:“只是,燕州沦落数代人,固然民心可用,却也……存者寥寥,十室九空,且,即使是活下来那一部分,也有很大一部分因期盼,生恨,恨大宋数十年,寸功未建,不仅仅不再期待,反而彻底的加入了契丹,且,较之契丹人,对大宋,恨意更甚。”

    赵时颔首,

    这是,
    第(2/3)页